“如果再不为小玲做手术治疗,她将随时面临的死亡。”日前,无锡明心心脏病救助基金会又一次用爱心援助了一名花季先心病女孩,她叫小玲(化名)。
刚出生时,小玲就被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法洛氏四联症),由于家庭贫困,20年内都没有接受过检查和治疗。随着时间的推移,小玲心脏不适(呼吸困难、全身皮肤发紫)的症状加重,为了改善心脏缺氧的症状,无奈之下,全家人在2012年期间陪着她到上海就医,并做了两次心脏手术(第一次的手术费用靠社会募捐,第二次是家人东拼西凑出来的),手术虽然很顺利,但小玲出院后出现了术后不适(术后患者出现三尖瓣大量反流,主要症状是腹胀,右心功能不全):如经常感觉腹胀,呕吐,双腿水肿等。为了改善术后不适,小玲一直服用利尿剂,也因此出现了低钾症。近两年,她每个月都要住院调理钾的指标。半年前,小玲的病情越来越重,不仅全身浮肿,还出现了心脏衰竭。
看着奄奄一息的“紫娃娃”,小玲的父亲心里很不是滋味,可是家里的情况已经实在无法承担起她再次手术治疗的费用。据了解,出生在农村的小玲自幼家庭条件不佳,2009年,她的母亲因突发脑溢血,抢救无效死亡,母亲的过世让这个原本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而如今小玲只有与父亲相依为命。由于小玲自小患病,从未读过书,失去了劳动能力,每个月靠着600元的低保补贴治病,其父亲因每月需要陪同她住院看病,多年前退休陪同女儿,每个月靠着1200元的退休金生活。
奇迹发生了!2017年,江阴市领导通过家访,详细了解了小玲的情况,随后联系到了“无锡明心心脏病救助基金会”,根据患者真实情况,明心基金会决定通过援助小玲诊疗费用帮助患者摆脱病痛。
2017年2月底,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小玲和其父亲顺利住进了无锡明慈心血管病医院,经过院方检查,确诊小玲患有肺动脉闭矫治术后、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残余漏、三尖瓣关闭不全,根据患者病情,院方拟定了“三尖瓣成型,肺动脉瓣再造,室间隔缺损残余漏修补”的手术治疗方案。3月14日,明慈医院院长杨光院长及其手术团队为其妙手“补心”,顺利实施手术,为患者带来重生的希望。据了解,由于患者本身体质较差,加上心功能不全,给这次手术增加了不少难度:本次手术环节较多,耗时较长,为了降低手术风险,各科室人员做了全面术前、术中、术后防治措施准备。目前,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良好。
据悉,小玲在本次就诊过程中,无锡明心心脏病救助基金会出资 万元,帮助小玲获得了手术的机会,也让她得到了重生。除了小玲,明心基金会已经帮助过很多贫困的心脏病患者,为他们获得“心”生,挽救了生命,也挽救了家庭的幸福。据了解,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多数患者如及时手术治疗,可和正常人一样恢复正常,生活工作不受影响。但是,一台普通的心脏手术最少得数万,这对贫困地区的贫困换着来说,确实是一笔负担,而明心基金会成立的宗旨就是帮助贫困心脏病患者解决难题。
